筑牢”手机屏幕闪烁

5月12日是智慧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,近年来,广东构建广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,空地创新性研发并应用“硬核”技术与设备,体化体系为全省增强灾害预防能力打开了新思路,救援技术减灾也为现代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与发展筑牢了“智慧”之基。网络
设置超千个地震监测站点
“距地震波到达还有30秒,硬核请注意防范!筑牢”手机屏幕闪烁,防灾地震预警提示音响起。智慧广东省地震局信息中心应急技术室主任王挺介绍,广东构建一旦发生地震,空地地震局在数秒内就能捕捉到并发出避震预警,体化体系为人们争取更充分的救援技术减灾提前避险时间。
王挺介绍,网络地震预警是利用电磁波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的原理实现的,“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00000km/s,是地震纵波、横波的数万倍。一旦捕捉到纵波,就可以通过通信信号抢在破坏性较强的横波到达前,提前发出地震警报。”
如今,广东已在全省布下地震监测预警的“天罗地网”。王挺介绍,为了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地震动向,目前全省共有1个省级预警中心、1172个地震监测站点、1463个地震预警专用终端。
除了提供地震预警,广东还会给重大工程提供地震“体检”服务,虎门大桥、港珠澳大桥、中国散裂中子源等重大工程都在使用这些“体检方案”。
科技创新是提升全省防灾能力的关键驱动力。近年来,广东在三防领域做了不少创新性探索,不断破解应急管理难题。
“智慧三防”决策指挥系统是一大代表性成果。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系统将气象、水文、水利、自然资源、交通、住建等多部门的实时数据汇集到一个平台并构建“7+1+1”的指数模型。
“它就像人的大脑,能在实时数据的基础上,自动分析、模拟研判未来风险走势。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说,包括哪个流域水位异常、哪个山体有滑坡风险、哪个村庄人员密度高,该系统都能迅速提供数据并更新风险指数,大大提升了灾害预防效率与科学性。
广泛应用新质救援技术与装备
新技术、新设备在救援场景中的成熟应用,来自一次次不懈的研发与测试。以广电700MHz空中应急通信基站测试为例,去年10月以来,省应急管理厅已组织完成20余次大型固定翼无人机、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搭载三网通的实机测试。
“这项技术破除了应急通信基站只能建在地面上的难题,无人机将基站带至空中后,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地面灾害对通信的影响。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基站最大通信容量为1800人,助力广东在极端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“更上一层楼”。
新质救援技术与装备的广泛应用,是全省救援减灾工作的“有力武器”。近年来,广东广泛应用新质救援装备,构建空地一体化救援网络,不断提升水陆空立体救援能力。智能排涝机器人、子母式排涝车、垂直供排水抢险车等高效装备联合作业;吊臂式排涝车单台最大排水量达6000立方米/小时,迅速化解灾区内涝险情;H-175直升机搭载应急航空特战队员索降开辟临时起降点,协同“蜂巢吊篮”实现被困者迅速转移。
广东还引进并应用Ka-32直升机、Mi-171直升机等“硬核”机型,并打造“空地一体化”航空救援专业队伍,提升全省应急航空救援能力。其中,Mi-171直升机可执行人员机降、索(滑)降、空投物资等重要任务,极大延伸了抢险救援的“触手”。
南方日报记者 曾良科
相关文章
- 据广东天气预计,5月9日-10日,广东将有一次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,主要落区为粤北和珠三角,强降水相对集中在9日到10日白天,局地雨势强烈,雨时伴有8~10级局地12级左右的雷雨大风、局地小冰雹等2025-05-25
- 讯记者 姜燕)随着2024年全球黑脸琵鹭同步普查初步数据的公布,这一珍稀鸟类的种群数量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根据普查结果,全球黑脸琵鹭的数量已达到6988只,相较于2023年的6633只,增长了5.2025-05-25
《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》预告海报双发 “喜欢你就要耍女流氓”成青春宣言
中国娱乐网讯www.yule.com.cn 2017年暑期最烈荷尔蒙青春片《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》今日发布了“荷尔蒙”版预告片和海报。预告片中,曾经火爆脾气的技校“2025-05-25- “好嘢广货——广东品牌新消费践行活动”精彩不断,好嘢广货陆续有来。5月14日,第五场压轴直播带货活动——“粤出海”专场,为您带来优质的外贸产品。有精选高性价的SINBAO BIKE自行车,让你畅享骑行2025-05-25
- 端午假期临近,广州地铁预计地铁线网迎来客流高峰。为了保障市民端午假期顺畅出行,广州地铁部分线路延迟收车,十四、二十一号线快车、普车到发时间调整。据广州地铁预测,5月30日至6月2日期间,地铁线网日均客2025-05-25
- 近日,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中国与知识产权分论坛举办。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分论坛上发布“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”。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“金域医学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靶向测序数据集”2025-05-25
最新评论